:::

學校簡介

:::

校史沿革

基隆市安樂區建德國民小學 學校簡史

壹、創校緣起

基隆為台灣北部第一大港埠,本當萬商雲集,人文薈萃,奈因地屬丘陵,平地面積狹窄,雖則全市僅三十餘萬人口,仍嫌狹隘。民國六十五年前後,基隆市政府為提昇市民生活品質,改善市民生活空間,乃積極規劃,創立安樂示範社區於原本荒蕪之鶯歌石段,一時僻野拓發,居民湧至,斯時鄰近之國家新城社區亦已建設,為因應兩大社區學童就學之需,乃成立基隆市建德國民小學一所於青山綠流之間,允乎莘莘學子之樂園,英才作育之良基也。

貳、本校沿革

民國六十七年八月一日,本校正式成立,張瑞祥女士奉派為首任校長。
民國六十七年派教師六名,借本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辦公室辦公,籌劃招生事宜。
民國六十八年二月,借用尚仁國民小學教室,正式招生,班級數六班。
民國六十九年八月,借用幼稚園、托兒所教室上課,時班級數增為二十四班。
民國七十年,借用建德國中教室,班級數增為三十二班。
民國七十二年八月,校舍落成,遷回本校上課,是年級班數已達四十五班。同年強化才藝教育,一時書法、美勞、文藝、體育蔚然成風。
民國七十三年九月,增班為四十九班,同年推展播音教育及媽媽導護活動。是年本校總務主任張雲先生榮列杏壇芬芳錄。
民國七十五年,增班為五十九班。
民國七十六年二月,邵興象先生接掌本校,是為第二任校長。九月增班為六十二班。同年推展人性化教育、不穿制服運動及推展科學教育紮根工作。同年,首任張校長辦學有成獲頒師鐸獎。
民國七十八年,擴大兒童圖書室館舍,規劃科學教育教學場地、資源及景觀工程,學生活動中心興工。同年,校長邵興象先生以「辦學績效卓著,辦學精神足式」獲列杏壇芬芳錄。
民國八十四年,朱崇能先生接任第三任校長,積極推展花燈製作及傳統民俗技藝等才藝活動。
民國八十七年,趙成先生接任第四任校長,成立管樂社團,並陸續完成行政大樓(民88)及感恩樓之興建(民89)。
民國九十年,林奇佐先生接任第五任校長,強化行政革新,推動九年一貫新課程,創新樓完工(民91),補強整修勤樸樓和健康樓,並完成PU跑道舖設。
民國九十四年,林辰崇先生接任第六任校長,積極推展多元社團及才藝活動,擴大志工及家長參與協助校務,推展生命、品德教育,期能建立友善而優質的校園。
民國一百零二年,江漢雄先生接任第七任校長。任內完成多項校舍整修與設施改善、成立弦樂團、籃球隊、柔道隊,並編製學校重要學習議題教學活動設計及校務行政SOP。
任內優良事蹟:校務評鑑、專案評鑑、午餐評鑑、交通安全評鑑、學生事務與輔導評鑑、品德教育評鑑等各項評鑑榮獲全市或全國特優,田徑、桌球、柔道、管樂、弦樂、合唱、科展及學生專題寫作等競賽榮獲全市冠軍或特優。
民國一百一十年,胡宗光先生接任第八任校長迄今,除延續歷任校長發展特色外,更積極推動雙語教育、國際教育及資賦優異各項活動及業務,期能給予學生更寬廣、更多元視野。

參、跋

惟我建德,創校迄今,數千師生胼胝披斬,始具規模,十歲歷歷,叱吒彪炳,亦僅樹木之功而已矣。吾儕得為建德人,勿以過客自視之,宜當攜手相共,肝膽相與,群策群力,同指遙遠,使吾學校綿延百代而竟樹人之業,其勉乎哉。